活着,是一切生命顽强的本能。如果没有异常的力量终止生命,生命就会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死亡。关于生命的价值与所谓的“活法”,我一向以为这是个简单问题。语涉活法的话题自然也就觉得索然寡味了。对于伟人成功的诠释往往习惯性地使用“天才”与“勤奋”这四个字,而且概莫能外。对于这一思维定式,我不曾疑乎是。然而,读了许金声的《活出最佳状态——自我实现》之后,情形骤然发生了改变。
心理学家马斯洛是“自我实现”这一理论的始作俑者,“自我实现”就是一种对某种活法的感慨。但似乎马斯洛并未完全摆脱活着与生命的同意语反复。先看一看这样一个现实:有人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并不追求自我实现,而有人则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。这岂不是说,人的自我实现只能随其自然。心理学对此总不能视而不见吧!马斯洛的解释并不能让人满意。他不过是把那些“天生就具有更强的自我实现意识的人”称为“生物精英”而已。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意识强烈的人属于特殊人群。这些特殊的生命,只不过是在特殊的循环圈中做游戏罢了。他们并没有跳出“五行之外”。马斯洛认识到了“行为由几种因素决定,动机是其中一种,环境是又一种”,但马斯洛并未明确指出人对动机具有哪些能动性。马斯洛注意到了需要满足层次的颠倒问题,他发现了存在“自尊比自爱更重要的人”,这种人受到了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,即“最有可能获得爱的人是意志坚定或者有权威的人”(马斯洛:《动机与人格》,许金声等译,华夏出版社,1987年出版)。但是马斯洛并未深究造成上述情形的人格因素何在?显然,这些问题被留给了后人。
许金声敏感地发现了开拓者留下的广袤的空间。他尖锐地指出,马斯洛太注重从需要满足角度来解释人的行为了,他忽略了个体的人格素质。许金声认为,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个体自身素质的发挥。为了阐释这一观点,他创造了“人格三要素”理论,并试图通过这个概念来进一步回答如何自我实现的问题。所谓“人格三要素”指的是,智慧力量、道德力量与意志力量。可喜的是,这个概念是在探赜索隐、阐微发幽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,而不是在研究之前先行向壁虚构一个堂皇的理性大厦,然后为之寻索微言大意,证明“大厦”辉煌与巍峨。
在多数场合,总有某一种心理过程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。这是形成人们往往以一己偏见轩轾各类事物价值的主要原因。比如罗素属于智慧力量型人格,他对宗教的价值就有所低估。尼采属于意志力量型人格,一个劲儿地鼓吹“强力意志”,而把道德,甚至艺术——比如诗歌——贬得一钱不值,当然也贬低其他文化形态。人格三要素的妙处正在于它具有冷峻的力量,使我们对这些人的偏执之处保持清醒。
三种人格力量是浑然一体的,它们相互作用,相得益彰。思想深邃的智者往往同时是意志坚定的“忍者”。道德高尚所昭示的不仅是情操,同时也暗含了非同凡响的智慧与意志。三种人格力量中任何一种具有缺陷,都会导致人格的不健全。缺乏道德力量,容易成为某一人群中的孤独者;缺乏意志力量,容易变成他人意志的应声虫;缺乏智慧力量,容易成为浑浑噩噩的“敲钟和尚”。显然,没有人喜欢这三种角色中的任何一种。如果三种人格力量均告缺乏,简直就有犯罪型人格的可能,对社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。既然如此,所谓教育,当然要以开发三种人格力量为主旨,培养出人格完善的人。
用人格三要素理论能够解释许多人们所困惑的问题,以上所举挂一漏万,《活出最佳状态》一书给予我们的绝不仅是这些,但这些就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兴趣与好奇,更何况这本书内容生动翔实,论点贴近生活,节奏韵自天成如行云流水,读之,会使你在人生羁旅的岑寂中感受到一丝丝暖意,又好像有一种令人兴奋的东西袭向心田,使你为之一振,不由得要去思考“如何活法”这个既形而下又形而上、既高雅又世俗、既庄严又婉谑的问题。因为活着,这个话题终究是属于我们大家的。